吊诡的台湾政治





且看原任民进党高雄市长陈菊在今年919凡那比台风天(高雄市淹大水)回官邸休息,即使被抨击为“睡菊”,却依然高票中选连任。而在去年同样发生在台湾南部的莫拉克风灾(八八水灾)期间,马政府官员平时极为普通的动作,如马英九吃喜酒、行政院长刘兆玄理发、行政院秘书长薛香川吃父亲节大餐,都无不受到责难,后两者还主动辞职丢官。

扁子陈致中在高雄以最高票当选市议员,早已是意料中事。深绿极独的势力,包庇容忍“贪污无罪、A钱有理”的政客,似乎即使赔上整个宝岛的稳定与安全,也在所不惜!
本部落格收录作者多年来在各报刊杂志发表的时事评论,包括在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撰写的专栏文章,计有: 2000-2001年间的《指点江山》、2003-2004年间的《笑看风云》、2005年的《星空思索》、2006年的《鹰击长空》、2009-2015年间的时评,2018-2022年间的《激扬文字》、2022年7月起《苍穹思索》、旅行游记及其他等。
2010/11/22 ● 南洋商报《评天下》刘泰安
1997年电影《宋家皇朝》形容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宋氏三姐妹为“一个爱钱(宋霭龄)、一个爱国(宋庆龄)、一个爱权(宋美龄)”,妙不可言!曾经统治台湾8年的“陈家皇朝”也有此夫妻组合:“一个爱权(陈水扁)、一个爱钱(吴淑珍)”,天下皆知!
本月11日扁珍被台湾最高法院三审定谳,就龙潭购地弊案和买官案分别判处入狱11年和8年,无疑大快人心!
2010/11/17 ● 南洋商报《激扬文字》刘泰安《南洋商报》上周四(11日)封面版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画面和说明: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夫人米歇尔参观了印尼最大的回教堂。美国第一夫人还披上头巾,连脚趾也不外露,以示尊重。
咦,米歇尔难道不怕回到美国后会被国人批评吗?别忘了,至今还有美国人质疑奥巴马是回教徒呢!
发达和先进国家的人民毕竟是比较宽容和开明的,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就不同了。
犹记得昔日四六精神党主席东姑拉沙里在1990年全国大选时,统领回教党和行动党以“人民阵线”旗帜和国阵对决,却在投票日前夕被马来报章刊登他到东马拜票时戴上一顶绣有十字架花纹的卡达山族帽子的图片,遭巫统大肆攻击为 “民族、宗教叛徒”,结果功败垂成。同样的,前马青总团长纪永辉挟副部长之尊在1986年大选时,竞选吉隆坡新街场区国会议席,也因对手散播一张头戴“宋谷”帽在皇宫接受元首册封的照片,被攻击为“出卖民族尊严的人",最终饮恨沙场。
我国政客玩弄种族与宗教课题的手段,从来不输给任何外国,绝对是马来西亚Boleh!如今在民间从事神圣的教育工作者,似乎也不甘寂寞。
今年8月,在马来西亚半岛南北两端有两个国中校长“动口”辱骂华、印裔学生,发表种族性极端言论,因为学生在斋戒月期间聚在一起吃早餐,被指责对回教徒不敬。
10月中,在东马砂拉越州又发生国小副校长“动手”鞭打携带猪肉香肠炒饭上学的小学生手掌10下,因为那是不被允许带来学校享用的非回教徒食品。我的网友们近日针对此事议论纷纷。有者质疑,该国小(圣汤马士国民学校)是基督教会学校,而非回教学校,何以如此偏颇?
另一人披露,在马六甲有某间姑娘堂教会学校,被训令将所有教室内的十字架拆走。又有一位指出,他当年就读的怡保男英华中学的校徽有一个十字架,如今已不复存在。
.
当前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发生了国中与国小的掌校者动口又动手,涉及狭隘和偏激的种族主义或宗教狂热思想的事件,如果这都非偶发个案,而是冰山一角,难道不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失败?政府宣扬爱国精神和国民团结的努力的失败? .曾几何时,我国宗教的排他性立场越来越严重,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包容、宽厚、仁慈?难道这就是我们这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所要追求的“和蟹”社会吗?
谐音“和谐”的“河蟹”是当下中国大陆热门的网络用语。中国当局从2005年开始提出了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可是,大多数中国年轻网民认为,大陆已变成只允许“和谐”的言论,禁止“不和谐”的言论,才是当局宣称的所谓“和谐社会”。由于中国实施严厉的网络审查制度,导致很多大陆网民的部落格和论坛被封禁,而这种情况就被大陆网民戏称为“被和谐了”或“被河蟹了”。此外,“和蟹”也暗喻掩盖负面消息、控制新闻和言论自由的行為,以及有螃蟹“横行霸道”的意思。
如果我国也出现如此“河蟹社会”,那么2020年先进国宏愿中的首要目标,即各民族和睦共处;创造拥有自信、道德修养和自由的大马社会,还有望实现吗?奥巴马在印尼说了掷地有声的一句话:“缺乏自由的繁荣是另一种形式的贫困。”
问当今世上,哪有一个在“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方面贫困的国家会繁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