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思想交锋的乐趣

2010/06/30 ● 南洋商报《激扬文字》刘泰安


最近工作非常忙碌,搁置时评写作多时。这阵子阅读电子邮件时,无意中结识到几位纯受英文教育的前辈,包括一位博学多才的营养学家兼医药科学家林博士、三位陈姓的教育工作者、牧师和工程师等。他们经常针对不同的课题,一来一往地讨论,展开“思想交锋”,当中不乏学术的交流,趣味盎然。由于个人的英文能力尚可,虽未参战,只是偶而从旁杀出,倒也获得他们重视,同时为自己的部落格充实内容,不亦乐乎!

日前在某网站读到一则笑话,提到有位修车技工碰见一名心脏外科医生,质问后者:为何他同样为汽车的“心脏”(引擎)动手术,移开活门,予以磨滑,置放新的零件,完工后“心脏”焕然一新,但他的薪酬却与后者大有天渊之别?医生听后低声回答:不妨试一下在引擎还转动的情况下动手术。

我将这则笑话转发给网络上的旧友新知后,不料获得林老博士的强烈回响,向网友们发表两篇鸿文,直斥有关笑话为废话,极具误导性。

他指出,大多数的心脏手术,都要用停搏液(cardioplegia)来使到心脏完全停止跳动后,才能进行。他也解释了“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锁孔手术(keyhole surgery)”等技术详情,令人读后宛如上了一堂医学常识课。事实上,今年70岁、也是大马资深科学家协会(MSSA)理事的他,经常受邀为健康讲座会发表专题演讲,备受尊崇。

我最感兴趣的,倒不是这位医学家所阐述的学术内容,而是他在邮件中所发表洋溢人道关怀和“嫉恶如仇”的辛辣用词,读后有大快人心的感觉!

例如,他痛批当前网络充斥“垃圾邮件”、以讹传讹和毫无根据的资讯,实在不值一读。专业严谨的医研科学家,绝不轻信网络流言,任何资讯都必须有所理论根据和历经同侪审查,才被认可。

林氏讥讽,如果任何外科医生大言不惭,宣称不必使心脏暂停跳动便可进行复杂的心脏内部维修手术,那么后者或可获颁10个诺贝尔医学奖,而人们将捧他为神明。但他若只是在心脏壁外进行微创手术,便应被支付最少的报酬,相应轻而易举的工作。然后他可到银行去膨胀他的户头,以及闭嘴。

他强调,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从未颁给过任何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因为,健康和医药的领域有太多更复杂、更困难和更迫切的问题,诸如:营养不良、疟疾、新兴传染病如肺结核、肝炎、艾滋病、流感、糖尿病、高血压、退化性疾病等,影响着千百万人。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真正非常棘手的问题,带给贫困与发展中国家数以亿计的人们无尽的折磨和苦难。他们医学家们经常在科学研讨会上讨论这些问题,可惜至今尚仍未找到解决方案。即使是世卫组织(WHO),目前也束手无策。

林博士透露,一项心脏移植手术的费用约需40万令吉,只有利于一人,而非普罗大众。之后病人还须终生服用昂贵的抗排斥药物,增添制药公司的财富,吸干可以负担者的口袋。人们不愿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生病,让医生、私人医院和制药公司有机可乘,赚取暴利,不啻是咎由自取。
.
那些暴饮暴食、脑满肠肥、只顾赚钱的病人,实应早死早着。因为,这些为富不仁的人,对饥饿和贫困者毫不关心,对社会毫无价值可言,都是自私自利的生命!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有识之士在思想交锋时所擦出的火花,肯定能给旁观者带来启迪,受益匪浅。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由于篇幅有限,我无法详述大师的精辟见解。欢迎有兴趣的读者浏览参阅taionn.blogspot.com。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