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

外交得分,內政反击

2025/08/01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本周一(7月28日)以东盟轮值主席身份,在布城主持缓和泰国和柬埔寨紧张局势的会议,并在泰国代首相蓬探和柬埔寨首相洪马内的陪同下,宣布已交战5天的泰柬两国同意实现全面停火。这是安华意气风发的一天

 

美国总统特朗普事后发文邀功,指他亲自介入调停泰柬战火,达致和平协议,因此自诩为“和平总统”。

 

安华证实,特朗普先后致电泰柬两国领导人,以加征关税为筹码,施压两国停火。特朗普的确居功不少。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发出声明,赞扬马来西亚首相在推动和平对话中所展现的领导角色。

 

既然泰柬两国这么听话,马来西亚又立功,那么美国于今天(8月1日)新关税生效日,对泰柬两国商品分别征收36%关税,以及对马来西亚商品征收25%关税,有否下降的商量馀地呢?

 

其实,特朗普自称“和平总统”予人“臭美”的感觉,“关税狂魔”的封号还差不多啦!

 

至此,安华在外交方面取得亮丽成绩,是时候在內政方面寻求突破,例如针对上周六(7月26日)“倒安华集会”对他大张挞伐的两大在野领袖,展开“反守为攻”!

 

首先,前首相敦马哈迪在集会上声讨安华表现如法官,宣判他在白礁島课题上存在过失。


“他在我100岁生日后说不会对我提起诉讼,因为我年事已高。但他作为首相根本没有权力,既想做检控官又想当法官。”

 

马哈迪强碉,他不怕被告上法庭,也不需要任何豁免权。

 

安华对此回应说,政府决定不采取行动对付马哈迪,并非干预总检察长的决定,而是内阁集体作出的决策。

 

平心而论,马哈迪虽然年事已高,但战斗力仍强,安华不应低估,可以向內阁提出检讨,让总检察长决定要否对马哈迪釆取行动,最好是让后者“求仁得仁”!

 

此外,马哈迪也讽刺安华宣布给成年国民的100令吉关爱基本援助计划(SARA)援助金,就是把已故前财长敦达因的资产“变相”分给全民。

 

安华翌日(7月27日)借题发挥,在某活动中谴责某些前朝政客,标榜“捍卫马来人”,却靠权力暗中贪污敛财,为自己和家族累积巨额财富,甚至坐拥40亿财产。


他反呛若这些人要求他下台,应先将非法得来的巨额财富归还国家与人民。

 

但愿安华能坐言起行,运用公权力,追讨贪腐前朝政客归还不义之财,充实国库。

 

其次,另一位前首相、国盟兼土团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在集会上直言安华是“大马头号骗子”,因为对方没有意识到人民的苦难,让百物涨价,因此应该下台。他还形容导致6000余商品被征税的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可谓“残忍”。

 

安华至今沒有反驳,但他的高级政治秘书拿督斯里三苏依斯干达隔天回应,讽制慕尤丁执政时打压民意(如:镇压“Undi18”、白旗运动和关闭国会等),如今却宣扬集会自由,试图塑造成民主和人民声音的捍卫者。

 

众所周知,慕尤丁是我国有史以來接获最多不信任动议(即2020年10月的25个)的首相;他的国盟政府让全国从2021年1月12日至8月1日进入紧急状态,禁止一切政治活动;同年全国掀起民众自救的“白旗运动”。这些都是我国史上第一位“后门政府”领导人的可悲“政绩”,试问他还有什么颜面要再度任相?

 

毛泽东有此诗句曰:“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后两句意思是说,要趁着大好时机拿出勇气和力量,去追打落荒而逃的敌人,不要像楚霸王项羽一样,为了虚名而放走敌人,最终失败。

 

安华也应乘胜追击,在声望大振之余,不可对政敌手下留情啊!


注: 01/08/2025报道,美国决定将大马、泰国与柬埔寨三国的关税降至19%。

标签:

2025年7月23日

安华“风水轮流转”

2025/07/25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最近想必心烦不已。来自四事态,不难令人感慨一句“风水轮流转”

反对党国民联盟将在明日(7月26日)于吉隆坡举行“安华下台大集会”,声称将号召30万人参与,计划在吉隆坡四个地点集合后步行至独立广场。


预计前首相敦马哈迪、土著团结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伊斯兰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以及国会反对党领袖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皆出席


这项集会的诉求非常明确,要求安华辞职下台。马哈迪早前更直言,若人民不满首相表现,不必等到大选,首相应当主动辞职。

这情景不禁令人想起1998年9月2日,安华被革除副首相兼财政部长职务后,其者所掀起的一系列群众示威与集会,即烈火莫熄"运动


当年9月20日,安华便是在独立广场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估计多达10万人参与,高呼"马哈迪下台",声震云霄。

结果如何?马哈迪并未下台。反而是安华在当晚深夜被特警上门逮捕,其后的发展全国皆知。


如今轮到马哈迪高喊"安华下台"。时移世易,岂不令人啼笑皆非?


安华对此回应倒也冷静,若反对党要推翻他,大可以在国会提出不信任动议,否则就必须等到下届全国大选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7月22日安华于国会下议院发言表示,考虑到马哈迪年事已高内阁决定不就白礁岛(Batu Puteh)课题采取法律行动对付他,尽管这并不代表马哈迪没有犯错


然而,马哈迪显然并未领情。早在5月底,安华政府刚批准接近50万令吉拨款资助马哈迪赴日本访问,但后者依然在公开场合猛烈抨击安华。且看他在7月26日倒安华集会上发表演讲时,会否“口下留情”?


另一方面,由多个民间组织与大专生组织组成的“集会秘书处”也在7月22日发起“反对恶法”游行,从国家纪念碑公园步行至国会大厦,要求政府废除煽动法令及改革和平集会法令。


参与团体包括:独立人民发展中心、大马大专生联盟、大马人民之声、社会主义党及净选盟等。


据报道,该游行队伍仅有约50人,声势不大。但参与者高喊“人民万岁,起来反抗压迫性法律”,并举“反对严苛立法”的横幅。


对此,昌明政府不应视若无睹、置若罔闻。否则,“昌明”将沦为一句空洞口号,与“开明”无关。


回顾安华早年在马来亚大学求学时,已是颇具号召力的学生领袖1971年毕业后即当选马来西亚青年理事会第二任主席。1974年,他因率领学生抗议吉打州华玲县乡村贫穷与饥荒问题而遭扣留,在内安法令下于甘文丁扣留所度过20个月。


而今,安华却被大专生与民间组织联合抗议其政府延续恶法,缺乏改革意志,若他仍旧无动于衷,岂非忘了当初那条"理想主义之路"?



近期一些事件,更加深了外界对安华“由改革者变成改革背叛者”的质疑。例7月14日,大马律师公会约1600会员走上街头举行“司法独立游行”,向首相署呈交四大诉求;7月21日,全国44个青年与学生团体联署要求政府彻查赵明福命案,强调“道歉不能取代司法,赔偿不等于正义”,并警告将在来届大选严厉审视希盟的改革承诺


所有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叠加形成的政治警讯。


安华对此掉以轻心,而应致力倾听民声、化解民怨,并以具体行动证明他仍未忘本,依旧是一位改革者。


写至此,脑中忽然浮现1999年中国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中的歌词:


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云天风独往来。……谁不想国家昌盛民安乐?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昌明政府最终是否只是任期一届的过渡政府?关键在于:改革尚未成功,安华仍需努力!

标签:

2025年7月9日

笑谈与深思“心民党”

2025/07/11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前马华资深党员陈思源律师于6月27日主持了“马来西亚心民党(Parti Hati Rakyat Malaysia)”正式成立推介仪式,引人注目。根据资料,我国迄今共有64个己注册的政党和政党联盟。心民党是最新诞生的一个政党,将与其他政党逐鹿天下。

 

陈思源于1979年加入马华公会,从政后迅速头角峥嵘,敢怒敢言,获得“愤怒青年”的美誉,可谓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令人津津乐道的轶事之一是:马华第四任总会长李三春于1983年3月突然引退,引发代总会长梁维泮与副总会长陈群川之间的“梁陈党争”。1984年3月19日,陈派14位领袖参与揭发“假党员”事件而被开除党籍,陈思源是“14精英”之一。

 

1987年发生“茅草行动”大逮捕,时任马青副总团长的陈思源“自投罗网”,主动投案,被政府援引内安法令扣留。他在马华的最高党职是1990至1993年期间担任马青署理总团长1993年马青改选捍卫原职,却败于“菜单政治”。


2005年马华党选,陈思源参选署理总会长职,失利后淡出政坛,直到今年6月19日正式宣布退出马华。

 

令人惋惜的是,陈思源仕途不顺,两度参选全国大选(1986和1990年)皆无功而返。唯一与政府职位相关的经历,是曾担任卫生部前部长黄俊杰的新闻秘书。

 

另一方面,陈思源的三语造诣深厚,辩才出众,文笔犀利,不落俗套,兼具幽默与讽刺。他早年定期在马来文与华文报章杂志撰写专栏,针砭时弊,常令读者拍案叫绝!

 

他于2018年5月1日将其在《号外周报》专栏“笑傲评天下”发表的文章结集成书,书名为《骗得民心者得天下》。从书名可看出其别出心裁,颠覆中国亚圣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经典命题,讽刺那些政客为赢得不惜“演骗”人民。

 

此书于2018年5月9日出版,即第14届全国大选前夕。巧合的是,这场大选促成我国独立61年来首次政党轮替,书名似乎言中时局发展,耐人寻味。

 

值得玩味的还有,陈思源为新政党取名为“心民党”;“心民”是“民心”的颠倒词,如果这是喻意不靠“骗取民心"来得天下,可谓用心良苦,富有隐喻。

 

我对心民党现有领导层的中文职称使用略有保留。该党总会长、署理总会长和副总会长的职称,显然沿用了马华公会的组织架构。实际上,公会的领导人可称为(总)会长,而政党的领导人则应称为(全国)主席。因此,陈思源应称为"心民党主席",而非"总会长"。

 

根据报导,心民党首届中委会共有19人,第二把交椅是曾参与巫统、土著团结党与祖国斗士党的阿都拉萨卡立,另有1名巫裔与2名印裔中委,其余15人皆为华裔。该党自称为多元种族政党,但要真正名副具实,仍需吸纳更多友族成员。

 

许多评论者并不看好心民党的发展前景,认为该党或许能吸引部分对团结政府不满的选民,但整体而言,恐怕只会如大马民主联合阵线(MUDA)般,成为分散选票的小党。

 

毋庸讳言,心民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具分量与知名度的领袖。距离下届全国大选仅剩两年多,要迅速擦亮招牌,绝非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公正党前署理主席拉菲兹日前联同8名公正党国会议员,发表联合声明,要求政府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彻查当前的司法危机事件,并交由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包括传召首相来厘清真相。

 

身为执业律师的陈思源应相机而动,针对此事代表心民党发声,打响其“心系于民”的创党理念,趁势建立政党公信力。

 

无论如何,现已迈入古稀之年的陈思源,依然满腔热血,勇于承担政治风险,展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一点值得肯定。成功与否或许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继续燃烧那份“愤怒青年”的信念,不让生命留白。

 

寄语思源老兄:“长剑倚天,何惧风雨?笑傲江湖,此生无悔!”

 




标签:

2025年7月2日

百岁老马 谁来庆生?

2025/07/04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我国掌权最久(22年又22月)的两任前首相敦马哈迪出生于1925年7月10日,下周四将迎来百岁寿辰。令人好奇的是,除了他的家人外,还有谁会替他庆生?

 

中国明代谚语集《增广贤文》有句名言:“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意思是说,活到百岁实属罕见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感叹。

 

众所周知,马哈迪活跃于我国政坛逾70年,至今仍未彻底退出,不时就国家时局发表评论,动作频频。放眼全球,罕见第二人。我国何其“幸运”,是否应该为他的百岁大寿而庆祝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6月12日透露,政府拨款48万6000令吉,支付马哈迪及其代表团于5月底出席为期两天的第30届日经论坛(Nikkei Conference)的相关开销。

 

安华表示,尽管经常遭马哈迪攻击,但接获其正式申请后,他仍决定批准拨款

 

不知安华是否借此展示“以德报怨”的宽宏胸襟?若他进一步以政府名义,为马哈迪举办百岁庆生活动,岂非更能凸显他的风度与气量?

 

只是,人民会认同他“慷国库之慨”以达私利的做法吗?马哈迪会因此感恩图报,不再批评安华吗?

 

平心而论,我国当前面临严峻通货膨胀压力,民生困顿。政府一方面以“财政改革”为由,自7月1日起调高销售与服务税(SST)税率,并扩大征收范围;另一方面却大手笔拨款近50万令吉资助一名前首相出国。只知“开源”,却不“节流”,令人民情何堪?

 

另一方面,马哈迪于6月4日联合土著团结党和伊斯兰党成立“马来人秘书处委员会”或称“马来人团结大保护伞”,声称要拯救马来人,让马来人重掌国家主导权,并备战下届大选。

 

他不断炒作"马来人失去政治地位"的种族议题,声称非他不能拯救,其动机令人质疑。

 

这令人想起,马哈迪曾于2022年第15届全国大选前成立“祖国行动联盟(GTA)”,其成员包括祖国斗士党、泛马来西亚伊斯兰阵线、土著权威党及印裔穆斯林国民联盟政党。


“祖国行动联盟”声势浩大,出125名候选人选,结果全军覆沒,上百万令吉按柜金。

 

他如今故技重施,意图东山再起。国盟中两大巫裔政党愿与其合作,无非是看重其残存影响力,互相利用,以图在来届大选争取更多马来选票。或许这两党会为他庆生。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甫于5月底拨款资助马哈迪出国,但他回国不到一周便猛烈抨击政府,声称马来人正面临诸多威胁,如禁止公开讨论3R课题、国家语文地位被边缘化等。令人唏嘘马哈迪“以怨报德”,政府是否花了冤枉钱?

 

有句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意思是家中有年长者,如同拥有定海神针,能出谋划策,安定人心。但俗语还有下半句:“家有一老,犹有一贼。"这里的“贼”字并非指盗贼,而是指倚老卖老、固执己见、经常添乱的老人。

 

引申而言,国有一老,若能发挥长者智慧,团结全民,促进发展,自然堪称一宝,人民珍之重之。

 

然而,若一老处处挑起对立,破坏和谐,只为一己之私,那便如一贼,必遭唾弃。

 

百岁马哈迪之于我国,是如一宝,还是如一贼?相信人民心中自有判断,历史也终将给出公论。

标签: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