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笑谈与深思“心民党”

2025/07/11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前马华资深党员陈思源律师于6月27日主持了“马来西亚心民党(Parti Hati Rakyat Malaysia)”正式成立推介仪式,引人注目。根据资料,我国迄今共有64个己注册的政党和政党联盟。心民党是最新诞生的一个政党,将与其他政党逐鹿天下。

 

陈思源于1979年加入马华公会,从政后迅速头角峥嵘,敢怒敢言,获得“愤怒青年”的美誉,可谓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令人津津乐道的轶事之一是:马华第四任总会长李三春于1983年3月突然引退,引发代总会长梁维泮与副总会长陈群川之间的“梁陈党争”。1984年3月19日,陈派14位领袖参与揭发“假党员”事件而被开除党籍,陈思源是“14精英”之一。

 

1987年发生“茅草行动”大逮捕,时任马青副总团长的陈思源“自投罗网”,主动投案,被政府援引内安法令扣留。他在马华的最高党职是1990至1993年期间担任马青署理总团长1993年马青改选捍卫原职,却败于“菜单政治”。


2005年马华党选,陈思源参选署理总会长职,失利后淡出政坛,直到今年6月19日正式宣布退出马华。

 

令人惋惜的是,陈思源仕途不顺,两度参选全国大选(1986和1990年)皆无功而返。唯一与政府职位相关的经历,是曾担任卫生部前部长黄俊杰的新闻秘书。

 

另一方面,陈思源的三语造诣深厚,辩才出众,文笔犀利,不落俗套,兼具幽默与讽刺。他早年定期在马来文与华文报章杂志撰写专栏,针砭时弊,常令读者拍案叫绝!

 

他于2018年5月1日将其在《号外周报》专栏“笑傲评天下”发表的文章结集成书,书名为《骗得民心者得天下》。从书名可看出其别出心裁,颠覆中国亚圣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经典命题,讽刺那些政客为赢得不惜“演骗”人民。

 

此书于2018年5月9日出版,即第14届全国大选前夕。巧合的是,这场大选促成我国独立61年来首次政党轮替,书名似乎言中时局发展,耐人寻味。

 

值得玩味的还有,陈思源为新政党取名为“心民党”;“心民”是“民心”的颠倒词,如果这是喻意不靠“骗取民心"来得天下,可谓用心良苦,富有隐喻。

 

我对心民党现有领导层的中文职称使用略有保留。该党总会长、署理总会长和副总会长的职称,显然沿用了马华公会的组织架构。实际上,公会的领导人可称为(总)会长,而政党的领导人则应称为(全国)主席。因此,陈思源应称为"心民党主席",而非"总会长"。

 

根据报导,心民党首届中委会共有19人,第二把交椅是曾参与巫统、土著团结党与祖国斗士党的阿都拉萨卡立,另有1名巫裔与2名印裔中委,其余15人皆为华裔。该党自称为多元种族政党,但要真正名副具实,仍需吸纳更多友族成员。

 

许多评论者并不看好心民党的发展前景,认为该党或许能吸引部分对团结政府不满的选民,但整体而言,恐怕只会如大马民主联合阵线(MUDA)般,成为分散选票的小党。

 

毋庸讳言,心民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具分量与知名度的领袖。距离下届全国大选仅剩两年多,要迅速擦亮招牌,绝非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公正党前署理主席拉菲兹日前联同8名公正党国会议员,发表联合声明,要求政府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彻查当前的司法危机事件,并交由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包括传召首相来厘清真相。

 

身为执业律师的陈思源应相机而动,针对此事代表心民党发声,打响其“心系于民”的创党理念,趁势建立政党公信力。

 

无论如何,现已迈入古稀之年的陈思源,依然满腔热血,勇于承担政治风险,展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一点值得肯定。成功与否或许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继续燃烧那份“愤怒青年”的信念,不让生命留白。

 

寄语思源老兄:“长剑倚天,何惧风雨?笑傲江湖,此生无悔!”

 




标签: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