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0日

无限风光在网上

2001/01/17 南洋商报 ● 指点江山 刘泰安

(Note: This is the first article written and published after I bought a desktop computer with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由于长子维捷在去年小六检定考试中考获颇理想的成绩,为了兑现考前奖励承诺,我在岁末圣诞节前买了一部新电脑,同时申请成为国际互联网用户。之前我与孩子没有两样,对于互联网事宜一窍不通,以致忝为工程专业人士,也不免常感自己落伍。

一周前克服某些设备问题后,电脑终可与互联网连接,自此为了摸索上网技术与操作,连日来一有空便“沉迷”电脑,几臻废寝忘餐地步,疲惫不堪。但因迅速掌握上网方法,成功收发亲友知交的电子邮件,浏览国内外包括我深感兴趣的中、港、台媒体的网页,尚待发掘无远弗届的资讯,在在令我兴奋不已,至此始觉自己终于追上资讯时代,不再落在人后。

谈到资讯时代及其反映人类全新文明的意义,不能不提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左图)和其夫人海蒂在1995年合著的《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3次浪潮的政治》一书。这本书出版后即成畅销读物,曾被美国前国会众议院议长金里奇誉为“美国公民21世纪指南”,证诸于作者许多观点极富前瞻性与启迪性,及一些预见正被证实,上述美誉并无言过其实。

托夫勒夫妇指出,人类迄今正经历两次巨大的变迁浪潮,而每一次都基本上抹去先前的文化与文明,代之以前人无法想象的生活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他们认为把历史比喻为变迁之“浪”,比“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说法更显具动态性与明确性。这是因为当海浪互相冲撞时,强大的潮流会翻腾不息;同样的,当历史之浪冲撞时,全部文明都会处于冲突之中。

所谓“第一次浪潮”是指“农业革命”,大约始于公元前8千年,人类从生活在迁移频繁的部落,靠掠夺、渔猎或放牧为生,改为建立定居的村落,开垦土地,开始新的生活方式。这次浪潮历经整万年才穷尽其力,直到大约1650—1750年才失去势头。

第二次浪潮则是大约始于18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斯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计有:牛顿科学的兴起,蒸气机首次用于经济活动,首批工厂在英、法、意大利等国兴建,农民开始向城市迁移,大胆的观念,包括进步的民主思想、个人权利的古老信条、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世俗主义、政教分离的观念,及领导人应由人民选择,而不敢决于神祗权利的观念等开始传播。

离第二次浪潮不过300年的今天,以科技信息或“知识革命”驱动的“第三次浪潮”,正排山倒海而来,并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席卷历史,大功告成。当今世人将终身感到此浪潮的全面冲击,因为我们既是旧文明的最后一代,也是新文明的最先一代。我们许多个人烦恼、痛苦和迷失,可直接追溯到我们自身内部和政治制度内部的矛盾,及垂死的第二次浪潮和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取而代之的第三次浪潮之间的冲突。

托夫勒夫妇相信,知识已成为一切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要素,也正成为一切有形资源的“最终取代”,及商业利润和全球竞争的关键。当今世界上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知识的较量;只有在知识上领先的国家,最终才能在新文明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多么醍醐灌顶的启示啊!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也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新文明,势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政治生活。例如,电脑交互网路的普及,使资讯更为开放和丰富,从而使民智得到进一步开发,同时也促进政府官员和公民的直接对话。公民可以借助网络,就有关公共政策问题或社区利益问题,直接向政府或民选代表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对有关问题通过电脑直接投票表决。这将是工业社会的“间接民主”向新文明的“半直接民主”乃至“直接民主”(即从依赖代表趋向凭藉人们自己)转变的开端。

《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一书强调,工业时代曾把世界一分为二,一方是支配性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另一方是大量愤怒的被支配的第一次浪潮殖民地。但今天文明的排列却完全迥异,我们正快速迈向截然不同的权力结构,及为3种既对立又相互竞争的文明所分割的世界——锄头象征着第一种文明,流水线象征着第二种文明,而电脑则象征着第三种文明。

托夫勒夫妇有两句警言值得世人深思:其一,只有以国内最少的失序与动乱来完成第三次浪潮转型的国家,才能赢得全球性的竞争,其二,正如工业革命摧毁先前的政治结构,或使这种政治结构丧失意义一样,知识革命及其所发动的第三次浪潮变迁,将对全球列国产生同样效果。承认这一历史事实的政党和政治运动将生存下去,为我们的后代塑造未来。而拒绝承认这一历史事实的人,则将被冲进历史的阴沟里。

20世纪中最知名革命家之一毛泽东,有此七绝名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涨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诗作气势磅礴,豪迈超逸,个中意境,令人神往。我想,当今天下坐拥电脑及善于上网者,必对毛诗末句略易为“无限风光在网上”的写照,不持异议吧!愿请读者赐教。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