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

反贪复仇 此正其时

2023/05/26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根据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从1993年至1998年间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电影《安华:不为人知的故事》(Anwar: The Untold Story)5月18 日在各大戏院上映,我隔天前往观看,感触良多。

 

这是一部由马来西亚与印尼联合制作的电影,制作人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漫画家祖纳,导演则是印尼的薇瓦韦丝蒂。该片在2021年开始拍摄,耗时约2年完成。由于不言而喻的原因,电影80%以上的演员都是印尼人,主体场景也位于印尼。

 

我认为,这部讲述时任副首相兼财政部长的安华在1998年9月被诬陷、开除、入狱,从而爆发“烈火莫熄”运动的电影,不过“点到为止”而已,详细內情,难以尽述。

 

其实,对于安华当年仕途突变的事迹,国人很多都耳熟能详,堪称广为人知。而电影取名“不为人知的故事”,当然不乏一些轶事,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安华小时偷华人邻居的豆蔻果,被母亲训令交还;他出任财长后召开家庭会议,宣布家人不得投标政府项目(而令其兄长大表不满);拒绝沙巴政府颁发土地给其父等。

 

电影开场不久,便见安华双眼被蒙,双手反扣,被关进牢房,再被连番毒打和虐待,令人瞠目结舌。国人都明白那就是安华当年出现“熊猫眼”的原委,如今重温这幕情节,还是难免气愤填膺。

 

该片呈现了时任首相与亲信们在首相署开会,某资深部长煽风点火,指安华功高震主,非除不可。另一幕是首相要安华辞职和离开我国,会予经济支持,但安华断然拒绝,过后便遭冷酷无情的对付。这些故事,不啻是公开的秘密。

 

安华日前谈到这部电影的情节和实情的区别时,指出电影对白和实情有些不同,但也是真实故事。他还强调自己入狱的真实情况,比剧情更严重。可见他身受的苦难多么不堪回首!

 

毋庸置疑,电影最大的主题是安华与贪污的斗争。从拒绝某些方面赠送一皮箱的现金的小事,到拒绝时任首相指示用国家石油公司(即人民的钱)去拯救其孩子旗下负债数10亿令吉的船务公司的大事,都在银幕上一一重现。

 

安华5月8日亲临该电影的首映礼和观赏后宣称,希望透过电影传达延续反贪的斗争,至于会否带来政治效应则是其次。他还强调,随着他已成为首相,他将会延续这个斗争,而这也是他改革运动的主题,希望能够拯救这个国家。 


5月16日他重申矢志打击贪污不是旨在报复,而是想要国家洗清污名,因为我国要崛起成为经济强国,前提是维持政治稳定与廉洁,杜绝领袖建构各自的“皇朝”和贪腐文化。

 

平心而论,安华很难不从这部电影勾起过往自己与家人受难的回忆。如果他现在有意加入“复仇者联盟 (The Avengers)”成为一名“复仇者”,声讨政治迫害过他的一些前领袖,清算新仇旧恨,严惩对方祸国殃民的过失,有何不可?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及寓言家伊索(Aesop)有此名句:“伤害或可被原谅,但不可被遗忘 (Injuries may be forgiven, but not forgotten)。”适用于苦尽甘来的安华的身上!

 

中国古籍《增广贤文》也有此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苍天有眼,怎会坐视作恶多端者有善终呢?

 

安华贯彻反贪斗争,兼具复仇意义,此正其时。一切恩怨,此时不予了决,更待何时?

标签:

2023年5月17日

公堂未升先舌战

2023/05/19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5月3日针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发表的“敛财论”正式起诉安华诽谤,包括索偿1亿5000万令吉。安华则在5月5日表明交由律师处理,准备与马哈迪对簿公堂。

 

据报,高庭已择定5月31日进行案件管理。但这个涉及前首相与现任首相的“世纪官司”尚未升堂审理,两位当事人却已就此案展开隔空舌战,炮声隆隆,令人啧啧称奇!

 

首先,马哈迪5月8日发文告揶揄,安华最近的言行举止让他感到困惑。他反讥安华不是有他的黑资料,若真掌握了几十箱相关指控的证据,可在法庭上公开和起诉;但安华却没有这样做,反而要他申报财富和帮助穷人。

 

平心而论,马哈迪的文告才让人困惑。安华肯定要在法庭上公开被起诉诽谤的证据,但非在法庭审理之前,马哈迪为何急不及待要安华此时此刻出示证据?他已起诉了安华诽谤,怎么反过来挑战安华起诉他贪污

 

其后,马哈迪5月11日晚在吉北日得拉出席一项开斋节活动后,在记者会上说:“我挑战安华,如果(他)能够找到我的(所谓)10亿令吉(家产),我就分一半给他。”

 

他也反问安华,何必挑战别人公布财产,安华应该先公布自己的财产,才能挑战其他人。

 

可惜的是,安华沒有接招和“打蛇随棍上”。他或可指出那10亿令吉的家产其实是太少了一点,若把马哈迪自己和家人的国内外家产卖掉,总数何止区区10亿令吉?他也可向马哈迪求证,如果确实找出逾10亿令吉,是否照样给他(安华)一半?如何解决“口说无凭”的问题?

 

安华甚至可以公开承诺,他会把这笔“飞来横财”悉数捐给国库或慈善机构,以帮助马哈迪“念兹在兹”的穷困马来人。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马哈迪当天还指出:“我没有钱,唯一说我有钱的人是安华。” 世上只有安华一人说马哈迪有钱的大话,非“睁眼说瞎话”者说不出来啊!

 

另一方面,安华5月13日出席在吉隆坡独立广场举行的昌明大马开斋宴受询时指出,马哈迪有许多资产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他说:“有啊,有的(证据)。有飞机、船、市值数十亿令吉的公司。这还用说吗?大家都知道啊!”

 

他针对马哈迪要求申报财产的问题反呛说:“我已申报了,最近还申报了1100万令吉,那是泗岩沫的屋子。这不是秘密,众所皆知的。”

 

身为安华现居蕉赖双溪龙镇住宅区的居民之一而感到与有荣焉的我,的确现在才知道他在泗岩沫还有屋子。孤陋寡闻,惭愧!

 

最后,马哈迪5月15日发推文再度抨击安华,至今没有出示“敛财论”的任何证据,反而到处指责他,正是所谓的“空话王”(mat retorik)。

 

他又回应安华有关申报资产一事强调,他出任首相时也数次申报资产,这是众所皆知的。申报资报对他沒有问题,因为他没什么好隐瞒的。

 

这就好办了!既然沒什么好隐瞒的,马哈迪实应尽快为自己和家人申报现有的资产,作为起诉安华诽谤的呈堂证供之一,如此一来想必稳操胜券啦!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暨哲学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说得好:“骗子能骗多久,是由傻子决定的。”

 

政坛骗子能行骗数十年之久而乐此不疲,皆因人民甘为傻子之故。一旦人民醒觉而不再当傻子的话,那就是骗子被扫进历史拉圾堆的时候了!


标签:

2023年5月10日

马哈迪难令安华闭嘴!

2023/05/12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97岁高龄的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针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敛财论”,在5月3日通过律师向莎阿南高庭入禀诉状,起诉安华诽谤,要求法庭谕令答辩人删除所有在社交媒体或电子媒体的诽谤言论和作出书面道歉,并支付5000万令吉的一般损失赔偿,以及1亿令吉的惩戒性赔偿。

 

这笔总共1.5亿令吉的索偿,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马哈迪真如自称“一贫如洗”的话,这笔钱的确够他受益终生,尽情享受。但如果“敛财论”属实的话,那么这笔钱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根据网络媒体《自由今日大马》的报道,马哈迪的律师代表入禀法庭时,附上紧急证书要求法庭立即聆审此讼。


马哈迪解释,这起诉讼与公众利益有关,因为预计国内6州州选很快就会举行。他要借此羞辱和令安华闭嘴的目的,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据知,高庭已择定5月31日进行案件管理。这起诉讼不啻是本邦政坛两大巨头的一次公开对决,令人关注,不在话下。

 

安华5月5日在雪州万津某餐馆与当地民众共进午餐后,针对媒体的询问,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交由律师处理”,不再多说。

 

但他翌日(5月6日)在大山脚出席槟城站“昌明大马”开斋节开放门户时,重炮再开,抨击有些人在位时,使用权力让自己的孩子和亲戚致富;在失去权力后,却高喊“马来人万岁!拯救马来人!”。

 

显然易见,安华根本不把马哈迪要他闭嘴的威胁放在眼里,继续大谈“敛财论”,令人有点他意欲马哈迪“吹涨”的感觉!

 

安华还进一步建议,那些拥有“敦”和“丹斯里”勋衔的富有人士,若真心要拯救马来人,大可捐出数亿财产的一半,别只会用口讲。

 

他口中的“敦”和“丹斯里”人物是谁?大家心知肚明,不必“画公仔画出肠”啦!

 

另一方面,多年来社交媒体广传有关马哈迪及其子女巨额财富的信息,多不胜数;老马过去如何通过栽培朋党掏空国库的事迹,也是班班可考。

 

信手拈来的一个例子是,微软旗下的MSN网站在2021年10月中发布了一份全球领导人财富排行榜,我国前首相马哈迪以450亿美元(约1880亿令吉)的財富,高居全球第六大富有的前领导人。

 

当时,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面簿帖文形容,马哈迪被指坐拥的财富,其实四个大马首富郭鹤年也抵不上他一人。他还调侃马哈迪,是否要针对MSN网站的报道做出否认或起诉?没有行动是否因为马哈迪的移动数据或已用完?

 

纳吉引述《当今大马》网站的报道称,前财长敦达因在回应“潘朵拉文件”時坦承确实拥有一家在全球14个国家都有业务的银行,其中一些信托持有人是马哈迪的孩子。

 

他挪揄说,相较于其他马来平民,马哈迪的孩子大多精于经商,所以个个都成为亿万富翁或百万富翁。他担心很多人会因此相信MSN那番“恶意”的报道。

 

纳吉“苦口婆心”劝告马哈迪需要否认MSN的报道或起诉MSN,或者要求成立特別调查小组來调查他的财富,尤其是在国外的财富,以挽回他的名声。“抽水王”果真既幽默又讽刺!

 

不知安华会否从上述事例汲取到一些灵感,以应付马哈迪沒针对MSN、却对他釆取的法律行动?

 

无论如何,纵观安华如今勇者无惧地不断发表让马哈迪“感冒”的言论,相信他对面临的诉讼案胸有成竹,必能在法庭上出示“敛财论”所掌握的一切证据,公诸于世,好让起诉人“口服心服”。且祝任重道远的第10任首相好运吧!

标签:

2023年4月26日

笑谈安华“三戏”马哈迪

2023/04/28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另一本名著《三国演义》则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我发觉,本邦政坛两大巨头即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和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最近过招时也上演了“安华三戏马哈迪”的故事,可堪玩味!

 

安华“一戏”马哈迪,是他在3月18日公正党全国特别代表大会上,以不点名方式批评“有人在掌权22年又22个月后,现在感叹马来人失去了一切,失去财富和股权。在过去为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搜刮人民财富,在失去权力后才来挑起人民的课题。”

 

安华没有指名道姓,让马哈迪对号入座,认为安华影射自己在任相期间为家人敛财,有损名誉。


马哈迪在3月27日挑战安华拿出有关证据,并7天(直到4月3日)撤回言论并公开道歉,否则采取法律行动,起诉安华诽谤

 

安华“二戏”马哈迪,是他在4月3日限期前提出延期7天才回应的要求,马哈迪也通过代表律师表示沒有异议,允许安华在4月10日前回复。

 

但安华到了新期限的7天又7天(即4月17日)仍然好整以暇,拒绝撤回敛财论,也不予回复,气得马哈迪表示将令其律师采取法律行动。对此,安华通过律师回应说:“法庭见!”

 

如果安华一早就准备要与马哈迪对簿公堂,那又为何要求延期7天回应马哈迪的律师信?限期到了又沒动作?这不是戏弄马哈迪又是什么?

 

安华“三戏”马哈迪,是他把马哈迪拉到一个进退失据的局面。

 

进的话,是马哈迪把安华带上法庭,创下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在任首相被民事起诉的先例。但马哈迪别高兴得太早,安华乘势把手中掌握有关敛财证据在法庭上摊开给国人看,恐怕会让马哈迪吃不了兜着走!

 

退的话,是马哈迪虚张声势,沒有真的起诉安华。但那将是他又一次言而无信的纪录,且有间接默认敛财的指责,不利本身的历史定位。

 

众所周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讲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身为村姑、老妇和三次都被孙悟空识破和打死。但孙悟空却被唐僧误解违反戒律,滥杀无辜,赶回花果山。

 

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启示是,人们不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今社会就有一些人表面善良,内心却阴暗,利用各种卑鄙手段,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白骨精的伎俩,令人联想到马哈迪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弄种族悲情牌,如原属马来人的东西几乎全被侵占、马来人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已不由自主等。这不是伪善,什么是伪善?

 

诸葛亮三气周瑜”则是东吳名将周瑜不敌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一气”发生在赤壁之战后次年,周瑜欲取荆州却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是周瑜想借孙权的妹妹将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却被用计“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则是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果,率兵攻打却失败,旧伤复发,说完“既生瑜,何生亮”便气绝身亡。

 

“三气周瑜”事件的启示是,做人应有容人之量,不应嫉贤妒能,处处算计别人。还有,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马哈迪的性格与作风,何尝不是像周瑜一样毫无容人之量和处处算计他人?

 

问题是,安华能否拥有好像孙悟空和诸葛亮的本事和智慧,大战马哈迪而取得最后胜利?

 

安华“三戏”马哈迪,结局会否与上述“三打”和“三气”的典故雷同?且让我们备好爆米花或Super Ring零食,边吃边看两人公堂斗法的肥皂剧吧!

标签:

2023年4月19日

老美霸权有时尽

2023/04/21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4月12日表示,联合国正在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管理层以及欧洲方面等讨论,推动俄罗斯银行回归该系统的事宜。

 

查SWIFT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合作组织,其支付系统为银行提供通讯服务,乃全球最主要的金融信息传输平台。美国等西方国家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该系统之外,作为制裁和打击俄国的手段之一。

 

SWIFT的总部位于比利时,却在美国纽约设有交换中心。SWIFT系统中40%的交易都是采用美元结算。SWIFT虽然自称是非盈利性组织和立场中立,但其实是被美国控制。

 

美国这次通过联合国拉拢俄罗斯回到SWIFT系统,与当前美元结算地位岌岌可危不无关系。

 

最新例子是,巴西总统卢拉在4月12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在13日宣布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卢拉公开呼吁金砖国家使用本币结算,并助推人民币在这些国家之间结算的领导作用,冲击了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

 

金砖国家(BRICS)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5个新兴经济体,也是当今推动全球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

 

据知,目前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在贸易结算或投资开始了“去美元化”的进程,突显对美国信用的质疑和美元霸权的不满。


这些国家包括被美国视为“后院”的拉丁美洲、被美国打压的俄罗斯和伊朗、中东能源大国、东盟各国(包括马来西亚),甚至美国的重要盟友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世界“去美元化”的浪潮,已然势不可挡!

 

众所周知,全球贸易长期来使用美元进行结算,特别是石油等贸易,成为美国收割世界财富的重要手段。美国只需动印钞机,发美元或肆意使美元加息,便可攫取世界各国的商品。


严重的是,美国美元作为政治和经济武器动辄恫吓制裁国,无恶不作,天下苦美久矣!

 

去美元化的国家可分成2大类,一个是中俄为主,绕开美元主要以人民币或黄金交易的另一类则是部分欧洲国家和中东国家为主,抛开美元准备建立数字货币。


国际去美元化”的结果,势必严重打击美国一向坐享其成、收割世界财富的国家利益。

 

话说回来,当初美国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时,联合国挺身而出阻止或谴责。如今为了美国利益,联合国何德何能厚脸促请俄罗斯重回SWIFT系统

 

如果金砖国家俄罗斯是一个“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国家,还配称“战斗民族”吗?还有,那些之前被美欧西方国家强行冻结或充公的财产要不要归还俄国?

 

回顾历史,中东石油国家伊拉克的萨达姆和利比亚的卡扎菲,过去提出其他货币取代美元作为石油结算,便被美国发动战争报复,双双惨死。这两国战后至今混乱不堪,百姓民不聊生。

 

时今日,美国还任何动摇其美元霸权地位的国家动武吗?

 

无可否认,美国仍是当今世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一哥,它要笃信“强权即公理”那一套也不出奇面对世界多国倒戈相向,特别是来自崛起的中国和坚韧的俄罗斯强而有力的挑战,美国敢在犯众憎”的情况下以寡敌众冒然掀起另一次世界大战吗?

 

而言之,美国唯我独尊、横行霸道时日已近尽头。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利坚大帝国的没落,指日可待! 

标签:

2023年4月12日

八方来华 独缺老美

2023/04/14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最近,世界多国政要纷纷访问中国,令人想起中国古代大唐盛世时“四方来仪,八方来朝”的壮观,印证国家越强大,四面八方的邻国越会来朝拜称臣。当今“八方来华”的盛况,正好反映神州大地欣欣向荣的事实!

 

信手拈来就有,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先后在3月杪前往北京,展开对中国的国事访问,无不满载而归。


他们前脚刚走,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后脚就来了,举世瞩目,不在话下。


然而,这两位欧洲领导人访华期间所受到中方予以的待遇颇有不同,堪称冷热分明。


马克龙4月5日下午乘专机抵达北京抵步后受到了隆重欢迎中国外长迎接。他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热情款待,包括:会谈、享用茶点与陪同赏古琴演奏等,后来续往广州中山大学发表演并与密切互动。

 

另一方面,欧盟欧洲多国共建的政治及经济联盟,现拥有27个成员国(其中22个是北约成员国),经济上是世界第3大经济实体。冯德莱恩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具有元首级身分,但她的中国此行,只能用颜面尽失形容。

 

冯德莱恩搭乘4月6日凌晨抵达北京,使用一般乘客通道出关,只有中国环境部长迎接。她离开国时也是同待遇,沒有外交遇,只走一般乘客通道。

 

在这期间,中国媒体大力赞扬马克龙的访,却少提到冯德莱恩。她在北京只进行了3场公开活动,即中法欧三方会晤、会见习近平和与中国总理李强会谈,大部分时间自己待着。人家马克龙是意气风发在中国潇洒走一回,她自己却灰头土脸在中国悄然走一回。

 

冯德莱恩当然对本身备受中方冷落的原因心知肚明。她以往的反华言论历历在目,所作所为都是唯美国利益马首是瞻了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策略,不惜损害欧盟自己的利益因此,她常被质疑美国利益的代表,甚至被西方媒体称为“欧洲的美国总统”。

 

她这次在北京会见中国领导人时提到台湾现状、新疆人权问题,又警告中国不得直接或间接给俄罗斯提供军援,在在不得造访国人心,最终自取其辱,可谓咎由自取。

 

际此全球掀起八方来华”热潮的时刻,神州大地为何独缺老美的身影呢?

 

据报,马克龙访华前夕接到白宫电话,要求带个美国总统拜登想与中方接触的口信。至于马克龙有否交差,不得而知。

 

其实,美国官员很早就接二连三向中国发出对话请求,但不被理会。近来,白宫多次放出美国拜登内阁成员包括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等,都在计划访问中国。

 

可惜,这一切都是老美的一廂情愿。中方对于美方一边要沟通对话、寻求中国协助解决美国经济问题(如不要抛售、反而增持美国国债),一边却激化矛盾、不断打压中国企业、极尽围堵(如部署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力量)和遏制中国(最新一招是通过“取消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的法案)的能事,试问怎能不对美国信任殆尽,痛恨其“两面人”的虚伪作风

 

试想,如果那位被中国社媒讥为“美国的傀儡”的冯德莱恩访华都不受中方善待,难道美国政客本尊还厚颜无耻、希望访华受到礼遇吗?

 

此外,拜登如果想在他还剩下一年多的总统任期内,有机会飞去北京会见他自己都曾公开否认是“老朋友”的习近平,相信门儿都没有!

 

标签: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