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5日

“和谐与共生”的研讨

《星空思索》专栏文章 (23/06/2005):

刘泰安

马来西亚创价学会(SGM)在去年12月11及12日,一连两天主办了以“和谐与共生:21世纪人类和平进程与环保”为主题的第3次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荣幸的是,我再度受邀担任记录之一;惭愧的是,我一直延宕至上个月才完成录音整理,耽误了主办当局出版会议成果的大计。希能以此迟来的报道,弥补过失。

研讨会邀请到台海两岸三地的4名学者主讲,即中国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杨国桢教授(右图)、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左图)、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熊秉真教授(下右图)、香港天地图书副总编辑兼辽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孙立川教授(下左图)。


有识之士的文明对话,无疑可以激发人们思想的涟漪、感情的波澜、创造的激情、处事的睿智、未来的遐思。一场精致的精神盛宴,绝对可以丰富与会者的心灵,以及提升他们的境界!
.
杨教授以“人海和谐:新海洋观与21世纪的社会发展”的议题指出,历史上文明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充满误会、排斥、冲突和对抗,海洋文明也是如此。人类社会迎向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的“立体海洋”时代的当儿,对海洋应有4点新认识,即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战略争夺的“内太空”、人类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海洋世纪也有4大隐忧:争夺管辖权的海洋“圈地运动”愈演愈烈、人口不断向沿海聚集、海洋开发不合理或过度开发、海洋污染屡禁不止。
.
他强调人海和谐共处,是21世纪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文化观念,涉及人与海洋、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调整。世界各国应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可持续地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共同分担保护海洋、防止海洋资源破坏和环境退化的责任和义务。
.
熊教授是一位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的学者。她在“古今妇幼与弱者的共存之道”的讲题中,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看法:妇女与儿童在中国未必一向都是弱者。他们曾在历史特定条件中得到尊重,和被视为关键成员。明清至近现代的中国妇女,识字率比西欧高;清代妇女又有专门著作,数字与比率均高。中国幼蒙书中对儿童的关切,日常生活中的儿童游戏、食品、故事,乃至幼科医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儿童在当时环境下所得到的特殊待遇。
.
她因此认为,强化妇女而蓄意形成与男性切割之世界,和强化儿童而主张与成人永成分际,都不但形成对立,其根本预设也值得反思。如今大家共同重视妇幼自救和关怀弱势的立场,应代表人群一个不断追寻的反省过程,一个永远开放的活动,其源源不绝的讨论,才是真正重要的努力。 葛教授不愧为“名嘴”,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他在第二天圆桌会议上的谈话,几乎独占一半时段,最后似乎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句:“我讲的够多了!”他提呈了“不能无忧,不必过虑;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论文,驳斥了“自然灾害是越来越多”的说法。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频率,应该放在更长的阶段中考察和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他另一个独特见解是,“人类活动只能增加自然灾害”的说法,是不切实际和错误的。相反的,人类活动也能从开发或发展等积极方面,影响自然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以及增强恢复能力。

他认为,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人是主人,是本位。人不应该也不可能只为自然的完美或和谐,才去保护环境,而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才去追求自然的完美或和谐。他质问:离开了人和人的利益,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对人类又有多大的意义?他自认对人类的未来是一个“谨慎的乐观者”,相信21世纪的自然环境不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孙教授则畅谈“天人合一与现代生态文化理论”的论题,引经据典地解说了“天人合一”在中国产生的背景及其思想。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的关系。西方则有生态学,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协调,认定自然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谋求生态效益和再生能源技术。

他阐述了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有关佛法中“依正不二”的原理,即人类只有和自然或环境融合,才能共存和获益。人类基于自私、贪婪、残忍的负面基因,发动战争、暴力或恐怖活动残杀同类之外,又摧残异类、破坏环境,使大量动物和生物日渐濒灭。在毁灭其他生命的同时,也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上盲进。因此,要解决生态危机,首先要自我心灵的改恶从善、净化与提升,学会尊重生命。


SGM主办第一次以“诠释与沟通”为主题的文明对话是在2001年12月15至16日,时值美国发生911事件的3个月后。这次主办文明对话之后的两周,则发生同样轰动全球的南亚海啸,对于“人海和谐”和“不能无忧、不必过虑”的命题,实在巧合和别具意义。期待研讨会论文集早日付梓,以供社会大众参考;也希望SGM再接再厉,主办第4次“创造价值”的文明对话!

标签: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