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8日

权力在握的迷思

2009/02/28 ● 刘泰安 (写在马华60周年党庆前夕)
2009/03/06 ● 南洋商报 焦点论衡
.
台湾名作家龙应台(左图),曾在一篇从官场经验中探讨责任与权力的《当权力在手》的文章中指出:“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所可能辜负的人越多。权力大,而又不知谦卑的必要,一不留心,就是一个以万物为刍狗的结局。”

一个做了不太受欢迎的决定还大放厥词谓“不用向全世界交代”的领袖,所展现的肯定不是“权力的谦卑”,反而是“权力的傲慢”,甚至印证政治学的一句定律:“绝对的权力,必定绝对的腐化。”

形象一向良好的马华公会总会长翁诗杰(右图),曾是一名令人充满期待的政治领袖,例如敢怒敢言为民请命、打造党内改革转型的新气象等。然而,他出任马华党魁至今4个月以来的表现与作风,不免予人期待落差颇大的观感。

报界前辈张木钦(右图),针对“文采出众、辩才无碍”的翁诗杰不参加党选前夕与蔡锐明辩论一事,就曾撰文评论,翁氏性格恃才傲物不是坏事,但不应恃才傲“人”。他有此神来一笔的结语:人们期望看到一个本色的翁诗杰,而不是一个“不像翁诗杰”的人。

今日的翁诗杰,确与过去的翁诗杰,大异其趣。过去的他,备受党领导的打压和边缘化;今天大权在握的他,反过来打压和边缘化别人。

马华老大与老二的不和历史重演,于今尤烈,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翁诗杰,可谓难辞其咎。

不同的是,马华第四任总会长李三春(右图)与先后的副手曾永森和何文翰、第六任总会长林良实(左图)与李金狮和林亚礼,过去在交恶前,都还有一段相安无事的“蜜月期”。但当下翁诗杰与他的署理总会长蔡细历,却几乎在当选之后的那一刻,便势如水火,仿佛预示一次党选的结束,就是另一场党争的开始。

令人好奇的是,在反翁派酝酿召开罢免翁诗杰的特别代表大会之际,宣称“不怕围剿”的翁氏,在分心应付个人权位保卫战之余,还能专注发挥多少政治抱负?

翁诗杰最近以他在马华总部装修后的总会长办公室比以前小一半的理由,来辩称他非“霸主”,令人啼笑皆非。

他难道不明白:诸如作出争议性的党内人事布局之后坚称这是他的权力,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强调“马华领导核心里只有一个领头羊,不可能有两头马”;驳斥舆论宣称“马华乱或不乱,轮不到外人来说”等偏激言行,才是独裁领导“霸主”之说的滥觞吗?

翁氏今日对权力的认知,也与当年梁陈党争时份属“民主改革派”一员、并勇于发表文章批判当权派的他,简直判若两人,真的是“换了位置,换了脑袋”啊!

我相信,翁诗杰大有以台湾总统马英九(左图)为师的潜意识。例如,他在党选宣传短片里有仿效马英九跑步的影子、胜选后引述马英九说过的“高兴一天就好”、目前也学马英九施政要“拼民生经济”等。吊诡的是,他的表现与作风,却更像当政期间行事“鸭霸”、言词尖酸刻薄的陈水扁(右图)!

毛泽东在1949年(也是马华成立当年),领导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解放南京后,写有一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兵法家孙子主张“穷寇勿追”,原意并非放任敌人逃走,而是主张不要把敌人逼到走投无路而决心拼死的地方。而毛泽东则记取西楚霸王失败的历史教训,乘胜追击,彻底消灭了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

翁诗杰当前虽然否认“霸主”之说,却学毛泽东当年“追穷寇”,引致对手负隅顽抗,导致党争可能一触即发,如此是否明智之举?如果马华党争真的再度爆发,“不倒翁”传奇,还能延续多久?

权力在握的人,是否都难免理智不再?就让历史担任裁判吧!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