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对话与大同世界
2008/08/16 南洋商报 ●八方回响 刘泰安
欣闻马来西亚创价学会与拉曼大学,将在本月23日联合主办,由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北京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当代著名儒家学者杜维明(右图)主讲,题为《文明对话与大同世界》的学术讲座会。这是一个值得期待与洗耳恭听的文化盛会!
我记得,杜教授在1995年杪曾前来我国,参与轰动一时的国际《回儒对话》。时任哈佛大学东亚系主任的他,在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曾谈及他对推动上述对话的时任副首相安华(右图)的看法。
他认为后者的气度,与全身都是政治细胞的李光耀(左图)不同,即与安华“在思想交流时,会忘记他是一名政治人物”,而与李光耀在一起时,无法不把后者当作政治人物,因为“这位新加坡政治强人,不论提到文化或其他问题,都是以政治作为考量”。
杜维明再次踏足大马
13年后再次踏足大马的这位享誉国际的新儒家代表,不知会对人事已非的我国政局,有何感慨呢?
积极倡导全球文明对话的杜维明(右图),在去年10月与另一位著名的“对话的使者”――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左图),出版了合著的《对话的文明——谈和平的希望哲学》一书。两人强调了佛教和儒家的人本主义精神,咸认对话是超越文明差异的必要条件。对话应有“多样性”、“开放性”、“宽容性”的交流精神。对他俩而言,对话不仅是“人生的喜悦”,更是“和平行动的原点”!
值得省思的是,在全球化发展得一日千里的今日世界,不同文明之间,是固守有如杜维明的哈佛大学同事亨廷顿(左图)所发表的“文明冲突论”(右图)?还是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差异性,以“和谐”、“对话”取代“冲突”、“斗争”?这显然不仅是文化选择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啊!
欲求“大同”须“对话”
“文明对话”的最大目的,莫过于促成“世界大同”,而世界大同,无异是千古以来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共同渴望与追求的理想。不经“对话”,难以“大同”;欲求“大同”,惟靠“对话”;两者关系,其理自明。
目前正在北京进行的奥运会所提出的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相信已成为阐述“世界大同”这一理念的经典名句,日后必将广为人们引用。主办国的人民向全世界表达了,共同创造一个和睦的社会、和平的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球的愿望,令人激赏。
在电视前观赏奥运赛情的我们,可以见证到,尽管运动员之间国籍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能共同分享竞技带来的魅力与欢乐,呼唤人们共同追求世界和平的理想。这不仅是中国的心声,也肯定是世界的呐喊!
遗憾的是,本月9日大马律师公会举办皈依回教论坛,遭一批自视为回教捍卫者示威与捣乱,被迫提早结束。这反映出我国充斥拒绝“文明对话”、思想落伍的极端分子。这些人漠视文明对话的真谛,即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开拓不同的视野。
文明的人士,必然正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平等和差别的共存。平等意味彼此信任,差别意味互相尊重。野蛮人士的胡作非为,不啻是“文明对话”的反面教材。
文明对话的反面教材
同样令人叹息的是,政治领袖们对于上述事件所发表的评论,也各走极端,并无认清是非对错的共识。中央执政集团里,有者声援示威行动,有者则予以谴责,可谓“同一阵线,却不同一梦”,也使某政客宣称“政敌言行不一,而他们成员党政治思想一致”之说,沦为笑柄。
如果“文明的对话”不能在我国受到重视、甚至蔚为潮流的话,相信我国距离要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的宏愿目标,不是越来越近,反倒是渐行渐远啊!
毛泽东(左图)早在1957年便写道:“人类而今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今时今日,这一词句依然适用于当下的世局。
问世间,何年何月,人类才能欢迎大同世界的到来呢?
参考附件:
标签: 创价学会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