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专栏文章 (03/08/2006):
刘泰安
中国亚圣孟子(左图)说过:“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语道破,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和任用人才的重要性。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右图)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或曰“外不隐仇,内不隐子”的典故,正是用人之道的至高境界。
本邦执政成员马华公会的总秘书,无疑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职位。根据马华党章的第20条(党职员)和第38条(中委会成员)的规定,总秘书都是名列第三,仅次于总会长和署理总会长;第24条(总部行政)更说明,总秘书是该党的法定代表。有趣的是,如此举足轻重的职位,根据党章第22条的规定,却是“由总会长征询中央委员会之意见后委任之”,而非交由党代表大会选出。
难怪当马华总会长黄家定(左图)在去年8月党选后,宣布委任他的兄长黄家泉(右图)为新总秘书时,会引起
民间议论纷纷,或至少窃窃私语,不乏“黄氏兄弟皇朝”的闲言闲语。最近马华总秘书黄家泉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并不讳言这个敏感课题,强调兄弟公私分明掌马华,而且坦荡面对流言蜚语,引人注目。
无独有偶的是,黄家定也在专访以头条新闻见报的翌日,即7月23日在马华柔州常年大会上谈到这个课题,重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选贤与能的道理,并强调黄家泉是靠实力出任总秘书。
其实,内不避亲的事例中外皆有。远者有美国第35任总统、也是美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约翰·肯尼迪(右图),委任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最左图)为司法部长;近者有波兰总统莱赫·
卡钦斯基(左图)在上个月10日委任他的孪生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为新总理,一时传为政坛佳话。
.
2004年3月杪全国大选刚结束,我在《南洋商报》言论版《笑看风云》专栏中发表最后一篇文章,就曾建议马华总会长黄家定理应“内举不避亲”,推荐其兄黄家泉受委为上议员,然后出任代表吡州马华唯一的新政府内阁成员。此议当时获得马华网站摘录为“时事精选”之一,还附加编按:“以黄氏兄弟俩人的性格和作风,黄家泉出任上议员的可能性不高,就算受推荐,相信后者也不会接受。”这则讯息至今仍然收录在互联网上三大搜索引擎――谷歌、雅虎和MSN有关本人文章的资料库里,令我受宠若惊。
.
北宋政治家
司马光(右图)在他的史学杰作《资治通鉴》中阐明:“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其人未必贤也,以亲故而取之,固非公也;苟贤矣,以亲故而舍之,亦非公也。”最后那句,委实适合当今马华总会长用来解说其大公无私地授予乃兄重任的初衷。
然而,唐代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兼大诗人
韩愈(左图)在一篇《
马说》的小品文中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固然难得,具慧眼、能识珠、敢用人的领袖也一样难得,所以世上才会有那么多感叹怀才不遇、常恨生不逢辰的人啊!
.
平心而论,领袖要做到“内举不避亲”并不困难,但要做到“外举不避仇”却不容易。如果黄家定也能缔造另一项“外举不避仇”的实例,必能更令人信服他“亲仇不避”的用人之道。
另一方面,前首相敦马哈迪与其前政治秘书郑文杰一再提及,在布城首相署4楼担任年轻顾问的“牛桥小子”们(即牛津和剑桥大学毕业生),足证政府求才若渴、不以“龄”取人,可喜可贺。众所周知,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美国的哈佛和耶鲁大学、中国的北京和清华大学,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名校。马华若能网罗和重用一些上述大学的毕业生,何愁政治大事不成?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三国时
曹操(左图)所提出的“
求才令”,也是他赖以称霸一方的关键所在。问天下英明的领导人,能不惟才是举而竟其功?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