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 南洋商报 《苍穹思索》 刘泰安
美国总统特朗普痴迷诺贝尔和平奖,从其第一个任期(2017至2021年)便开始,今年1月20日步入第二个任期后,更对此奖急于求成,世人皆知!
自诺贝尔和平奖设立以来,迄今共有4名美国总统与1名副总统获得此奖,即第26任总统老罗斯福(1906年)、第28任总统威尔逊(1919年)、第39任总统卡特(2002年)、第44任总统奥巴马(2009年),以及第45任副总统戈尔(2007年)。
其中,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最具争议性。他上任总统仅9个月便获奖,未免太早,其后表现证实他根本德不配位!
奥巴马是美国史上最长的“战时总统”,即唯一一位两届任期內都一直处于战争之中的总统。他先后对7国动武,即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巴基斯坦、索马里和也门。此外,他提出“重返亚太”的外交战略,其实是开了围堵中国的先河,还自诩为“太平洋总统”。
一个“战争总统”获颁诺贝尔和平奖,极具讽刺,徒令诺贝尔委员会备受批评,并让和平奖的价值大打折扣!
这也难怪特朗普对奥巴马获和平奖极不服气,自认比后者更有资格获奖,因为“奥巴马什么也没做就被提名了”。
特朗普声称自己从第一任期以来就是“和平缔造者”,乃自卡特以来唯一没有在任内将美军投入海外战争的总统。他于上个月中会见欧洲领导人时,吹嘘自己“终结”了7场战争,包括以色列与伊朗、印度与巴基斯坦、卢旺达与民主刚果、泰国与柬埔寨、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以及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白宫发言人也奉承地指出,特朗普上台6个月以来,平均每月促成一项和平协议或停火,早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了。
特朗普在调停战争的唯一败笔,就是持续3年多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他曾标榜自己若仍在位,俄乌战争根本不会发生。他在去年竞选总统期间豪言壮语表示,“当选后24小时实现俄乌停火。”结果拖到现在,尽管他不久前先后会见了俄乌两国总统和多名欧洲领导人,依然无功而返,不啻是颜面尽失。
其实,特朗普很难令人信服他是个爱好和平的领袖。他重返白宫伊始就扬言要吞并格陵兰、控制巴拿马运河(甚至不排除动用武力)、削减对非洲援助、驱逐移民等;当前力挺以色列攻击加沙地带,比前任拜登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于今年6月以伊停火前夕,还下令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举世哗然。
此外,特朗普于8月26日表示,美国国防部或改名为“战争部”,因为他“不想只顾防禦,也要进攻”。如此“好战”的总统,应获颁“战争奖”,而非和平奖啦!
无论如何,诺贝尔奖的提名程序每年9月启动,隔年1月31日截止,10月10日公布得奖名单,12月颁奖。今年1月20日才就职的特朗普,已错过今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截止日期,唯有放眼明年度之奖。
诺贝尔和平奖一向由挪威5人评审团決定。美国《华盛顿邮报》于8月25日报道,挪威评审团中至少3名委员已公开表示反对,让特朗普的获獎之路充滿不确定性。
无论如何,特朗普曾致电挪威财长史托滕伯格,私下请托,争取诺贝尔和平奖,由此可见他志在必得的态度。
我不禁联想起,善于挥舞关税大捧以“号令天下”的特朗普不久前警告中国必须向美国供应稀土磁铁,否则就要对中国加征200%的关稅。
以此类推,特朗普会否采取同样手法警告挪威,若不颁给他诺贝尔和平奖,就要对挪威从现定的15%关税,加征至200%,迫使诺贝尔委员会就范呢?
标签: 时评文章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