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9年9月3日

以史为鉴知兴替

2009/09/07 ● 南洋商报 焦点论衡 刘泰安

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确是一面镜子,也是最具资格的政治评论员,虽然很苛刻,但也很公正。

马华总会长翁诗杰主导会长理事会,在8月26日开除了署理总会长蔡细历的党籍,引发后者的支持者发动签名召开“救蔡”、 “倒翁”的特大。翁氏先发制人,援引总会长特权,指示总秘书召开另一场“挺翁”特大。于焉浮上台面的马华党争,让人回想25年前那场费时激烈的梁陈党争,可谓历史重演。吊诡的是,当年属于挑战派一分子、并赖以崛起政坛的翁诗杰,今天却变成被挑战的当权派!

所谓“温故而知新”,当年的党争始于马华代总会长梁维泮一口气开除了时任副总会长的陈群川、马青总团长李金狮、中委林良实等所谓“十四精英”;而目前的党争,则始于总会长执意开除党署理总会长一人。党争的发生,皆因领导者没有容人之量。

回顾当年陈派筹备了一个多月,要在1984年4月29日假吉隆坡希尔顿酒店召开特大,梁派也故意要在当天举行大集会,导致警方基于安全理由而临时训令双方取消活动;陈派于是展期在同年5月6日举行特大,当权派又选择在同一天举行党庆。这种对着干的把戏,如今正以“双特大”的形式死灰复燃。

翁诗杰宣称党内有人结合外人集资1亿元来倒他,与当年梁维泮炮轰挑战派使用金钱收买马华的权力,大有异曲同功之妙。翁氏比梁氏更绝的是,他扬言“倒翁”就是“倒党”,也是“倒国阵”。这令人想起从前法皇路易十四的一句名言:“朕即国家”。只是,在当今“领袖可来可去” 的民主时代,没有翁诗杰的马华就会一蹶不振吗?

《论语》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翁诗杰强硬对付党内老二的非常手段是民心所向,为何不获舆论界的认同与好评呢?

众所周知,翁诗杰从政以来,直至当上马华副总会长乃至党魁之前,向来在党内属于“非主流派”,备受领导层打压或边缘化,即使出任马青总团长之后,也曾一度被剥夺和冻结职权,差点被开除出党。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翁氏扬眉吐气成为掌舵人之后,理应将心比心,不会滥权打压别人。

保加利亚小说家和剧作家、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内提(Elias Canetti)(左图)花了34年时间完成的巨著《群众与权力》(Crowds and Power),有此精彩的论述:“上级对下级越凶狠,下级就对更下级越凶狠,小媳妇熬成婆,自已成了恶婆婆。受害者一旦得势,就会加倍地迫害别人。”这或可解释形象独特的翁诗杰今日处事的心态。

我曾在去年10月中翁诗杰问鼎马华总会长—职的前夕,发表过他是“时势造英雄”的浅见。令人扼腕的是,他并未把握历史机遇,成就“英雄造时势”的一番功业,反而可能因为自己一手造成的党争,而断送原本可观的政治前途,成为仅次于陈群川的任期最短的马华总会长,殊为可惜。

美籍西班牙裔诗人和哲学家桑塔雅納(George Santayana)(左图)最被人引用的名句:“遗忘过去的人,势必重蹈覆辙。”(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实在值得天下的领导者警惕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