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7年8月4日

人间行者、侠之大者

2001/05/03 南洋商报 ● 指点江山 刘泰安

作品纵横华人世界,跨越世代藩篱的著名武侠小说家、资深政论家及报业家金庸,无疑是当代文坛一位传奇人物。有论者形容得好:“金庸,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世界,一个令万千读者心系神游的世界。”中国大陆最近因电视台播出他的名著《笑傲江湖》,而再掀已经40年来长盛不衰的“金庸热”;北京天文台日前宣布,将最新发现的小行星以“金庸”命名。金庸不只是风云人物,而且名列“星宿人物”呢!

令人钦佩的是,金庸对外界的批评,常以佛家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不动”回应,更以孟子的“有不虞之誉、有求金之毁”和“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来自励自勉,尽显“侠之大者”的风范!

另一位国际知名的宗教思想家、文化和平的“民间大使”池田大作,在1995年11月访港时拜访了金庸,过后两人或在港日两地会晤,或书信往返,进行了历时2年有余的对话,讨论了诸如香港回归、言论自由、佛学哲理、文学爱好等课题。


诚如池田形容也是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的金庸,当年与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会谈是“文豪与大政治家迸发火花的对话,正是一幅名画般场面”,他这位“人间行者”与金庸大侠的议论风生,求同存异,无话不谈的交会,何尝不也擦出万丈光芒有思想火花,令人神往?

拜读两人《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的精采对话录之后,我认为极具思考价值的论点至少有下列5项:

(1)关于对话:池田引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对他所说过的“要开拓人类的道路,就只有对话”,强调那些政治层面的谈话只不过是短暂之物,唯有思想家之间真实的对话,才能留于留世。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及其弟子柏拉图都是重视“对话”的名人。

金庸指出,孔子留给后世的《论语》, 就是他弟子们以对话形式写成的。他认同池田与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会谈时所强调的一个原则:“以对话而不以武力来解决国际纠纷。”语言是人类的特征,不会对话而只会用爪牙来决胜负,是野兽而非人类!

(2)关于道德勇气:金庸推崇池田坚决主张日本应对侵略中国的往事认错道歉,力抗日本右派分子的恐吓与攻讦而坚持正理,以及为促进世界和平,各国人民文化交流所作的不懈努力 。他认为池田坚持真理,不屈于人多势众的怀有偏见的舆论压力,不啻具备明湛的智慧,关怀世人福址的仁人之心,而且具备他书中英雄必备的品质,即“道德的勇气”。

池田表白,各种各样不计其数的障碍,非难与中伤,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其实算不了什么。谁正确,谁愚蠢,时间这面镜子会清清楚楚映照出来。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当然令人汗颜,但更令人感到可耻的是,许多日本人竟忘掉了这段历史!忘记过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反省与赎罪心情,也不能誓言和平。日本人必须彻底纠正“历史的健忘症”,否则就不会被世界视为朋 友。这是多么感人的诤言啊!

(3)关于中日关系:金庸指出,日本与中国同文同种,由于过去交通不便,除了文化与宗教上片面的交流之外,相互关系只有片面的侵略。中国以文化、文明交给日本,日本却以倭刀和枪炮加诸中国。池田则坦承,日本的执政者和学者不乏想隐瞒掩盖日本对中国曾有过的行为,这也是构成两国关系不稳定,在未来潜有危险的障碍。

金庸认为,中日若能在经济上真诚结盟合作,对两国及对世界和平都大有利益。以日本先进的技术能力与组织能力,加上中国庞大的地域与人口,如此同盟在世界事务中自然举足轻重,以此维护世界和平,谁敢轻易冒险破坏?

(4)关于舆论使命:金庸强调,他所创办的《明报》得到成功的一个主要关键,是不怕重大压力而在文字中畅所欲言。香港传媒界有名种不同的政治倾向,但该报既不亲近共产党,也不亲近国民党,而是根据事实作出正确报道,根据理性作出公正判断的评论。《明报》的报训是“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报刊中可容纳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编辑部不存偏见,不排斥不同意的观点;同时报纸的主持人与工作人员不利用报纸谋取私利,永远光明磊落,为大多数读者服务。

另一方面,池田则透露他所创办的《圣教新闻》,不只是一份宗教团体的机关报,也是以“人”为中心,推动人本主义的“人的机关报”,它不但对会员负责,也对所有读者负责,与平民百姓同呼吸共患难,永远与民众站在一起。他也强调,与权势战斗是言论者的使命与责任。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不偏不倚保持中立,该赞成的就赞成,该反对的就反对。言论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亟需自觉,胸中须有在社会上创造“善的价值”的使命感。伟哉斯言,值得我辈时评者铭记于心!

(5)关于文章报国:池田认为,语言的荒芜就是人心的荒芜,语言的堕落只是人的堕落。语言不获信赖的话,就等于人不获信赖一样,因此当务之急是恢复对语言的信赖。人要重获“健康的语言”,必先恢复“健康的心”!新闻传媒人必须站在这样的前列:以“健康的语言”和“健康的心”来谈论“健康的未来”。

此外,文章有时可以兴国、振兴社会。在文章中有此力量。以笔为生涯者,均负有重大的使命和责任的。言论者能殉于信念,殉于正义,就是最大的荣耀。

金庸阐明他常以本身笔下虚构人物作为模范勉励自己,即下笔评论时虽感危险,内心不免害怕,但不可卑怯退缩,以免被书中英雄们瞧不起。

池田大作说得不错“人的一切工作、生活、就是要为自己创造价值而斗争。执笔写作也不能例外。”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些笔耕者劳作不息又乐此不疲的缘故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