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7年4月10日

也谈“新首相效应”

《笑看风云》专栏文章 (25/02/2004):

刘泰安
跫音已近的我国第11届大选有一项议题是“新首相效应”,即首相阿都拉巴达威的新人新作风,产生对执政党是利好、反对党是隐忧的竞选作用,值得国人关注!

本身“清廉、亲民、勤政”三大形象鲜明的阿都拉(右图),上任以来厉行的一些果敢措施或动作,特别是搁置前首相卸任前批准的我国历来最大基建工程双轨铁道计划、与邻国新加坡修复双边关系、将企业界闻人和部长高官控上法庭的反贪行动,赢得国人的好评,殆无异议。若说这会对来届大选产生效应,不过是顺理成章而已。
.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郭金福早在去年12月中,即首相上任一个半月后,便不讳言新官上任的良好形象及言论,会引起选民的支持与同情,而在来届大选不利该党。行动党全国主席林吉祥在上月初接受媒体专访时,也发表同样的看法,并指出该党在22年前,便已在“新首相效应”下面对了史无前例的惨败,那也是该党最惨痛的一次选战失败。行动党在1982年大选只赢得9个国会议席,与前一届所赢得的16席落差很大。

我认为,“新首相效应”或有一定的作用,但非必然。纵观历届大选的结果,“钟摆定律”似乎更有迹可循!
.
执政党阵营从联盟到国阵,在过去10届大选赢得国会议席的百分比有如下列:第1届(1959年)-71%,第2届(1964年)-86%,第3届(1969年)-63%,第4届(1974年,新首相敦拉萨在1970年上台)-88%,第5届(1978年,新首相敦胡先翁在1976年上台)-85%,第6届(1982年,新首相敦马哈迪在1981年上台)-86%,第7届(1986年)-84%,第8届(1990年)-71%,第9届(1995年)-84%,第10届(1999年)-77%。

其实,国阵在前首相马哈迪(右图)首次领军上阵的1982年那届大选,赢得154个国会议席中的132席,只比前一届赢得的131席多一席而已,不见得“新首相效应”有何威力!

再看行动党在历届大选中赢得国会议席的数据:第3届—13席,第4届—9席,第5届—16席,第6届—9席,第7届—24席,第8届—20席,第9届—9席,第10届—10席。
.
由此可见,林吉祥(右图)所说的1982年在“新首相效应”下的惨败,似乎言过其实。选战的成败,相信还有比“新首相效应”更重要的因素存在啊!

我倒是觉得,如果“新首相效应”可以譬喻为国阵争取更辉煌战绩的一种“战略”,那要毕其全功,还得看“战术”!

所谓“战略”,是指打赢整场战事的全盘考量,而“战术”则是打赢一场战役的方法。国阵竞选的“战术”,应包括如何说服人民相信:一名好首相,能否建立拥有同样抱负、远见和作为的班底,从而建立一个好政府?一个好政府,是否就不需要强大议会的制衡和监督,而能打破“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的铁律?


有则笑话,或许能为紧张严肃的大选议题带来一点轻松:

话说军训部队里最受欢迎的教官,第一天上战略及战术课,便给学员们作出风趣的解说:“昨晚你们有多少人带女朋友去跳舞?这就是要讨论的问题。你们怎样请她们跟你们出去,就是战略;出去之后干些什么,就是战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