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6年9月7日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星空思索》专栏文章 (07/07/2005):

刘泰安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马华副总会长蔡锐明在吹了15个月离开内阁舞台的冷风后,终于在上周五宣布,将在8月20日举行的马华中央改选中,竞选马华总会长职。这是国内关注马华政治动态的人们的意料中事,不足为奇。问题只是他为何沉默了那么久,至今才公布动向?


蔡锐明(左图)的宣战,肯定是今后两个月内国人话题的焦点,因为这是马华多年来较有看头的一次“龙头大战”。对垒的双方,都是超量级领袖:一个是寻求蝉联、两年前才受委而席未坐暖的总会长,一个是寻求突破、不成功便成仁的5届副总会长。

此战令人想起上一次马华总会长职出现竞选,即1993年云时进决战林良实的那一役。相同的是,蔡、云都是以副总会长身份,孤注一掷越级挑战总会长;不同的是,曾任卫生部长的蔡锐明,比起前副教育部长云时进,官阶份量又略胜一筹。云氏当年以1,923张总选票的433张或22.5% 的得票率铩羽而归,蔡氏今日又能否赢得比云氏更多的选票,或至少不会输得太难看呢?


无庸置疑,除了蔡锐明本人信心满满之外,全国没有第二人敢预测蔡氏会胜出。因为,挑战者要撼动当权者的江山,从来都不是易事。纵观马华建党56年来,挑战原任总会长而成功“变天”的例子,只有区区两次,即1958年林苍佑击败第一任总会长陈祯禄,和1985年陈群川击败代总会长梁维泮(右图)。挑战者要给予当权者一定程度的挑战,不能缺乏一些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因素;单枪匹马而想将坐拥庞大资源的当权者拉下马来,不是不可能,而是绝对不可能!
.
蔡锐明的《出师表》(左图)五大理由,平凡无奇,并无先声夺人的威力。例如,基层党员的反应与忠告、党领导人在21世纪首次中央选举中应由代表重新作出选择,都是泛泛之谈,适用于任何候选人。至于促使他决定宣战的“党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虽然没有明言,但相信都是那些支持者恒支持、反对者恒反对的事件,冲击不大。比较引人入胜的两点是,“这是一个充满创新、创意以及急速变更的时代,对马华起了一定的冲击”,和“必须通过党的宏愿、理想、活动等来争取华社的支持”。

然而,改革求新、应变图强,乃是其理自明、任何候选人都会引为己任的口号。中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就曾强调:“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

但蔡锐明有必要阐明,如果马华由他领导,他会作出那些具体的行动,或进行什么可行的计划,去纠正弊端、中兴再造?他必须说服马华中央代表,他如何比现任总会长黄家定更有决心、更有魄力,去为党、国和民族,带来改变、再攀高峰?

在蔡氏作出宣布的短短一日后,马华全部13州的联委会主席便纷纷表态支持黄家定的持续领导,声势浩大。虽然这些动作令人有“护主心切”的感觉,但此举诚属无可厚非,因为,所谓“民主”,就是人人都有表态或不表态的权利,领袖当然也不例外。有鉴于马华中央代表的产生过程,以及各地“诸侯”牢控票源的事实,这种“祝福文化”,在马华中央改选时所能发挥的“保皇”作用,远胜马青总团的选情。

1999年的马青总团长一职的竞选,堪称马青总团代表发挥民主意识与独立精神的经典例子。当时马青全部13州的分团团长都公开力挺当权派的属意人选陆垠佑,结果还是让翁诗杰突破重围,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历届马华总会长的任期(代总会长不算),似有一个奇妙的长短交替的“钟摆定律”:陈祯禄9年(1949-1958),林苍佑1年(1958-1959),陈修信13年(1961-1974),李三春9年(1974-1983),陈群川1年(1985-1986),林良实17年(1986-2003)。如果这个“定律”仍然生效的话,迄今已在位两年的黄家定,任期应该还有7年之久,而不会这么快就“下车交班”。

无论如何,政治是没有不可能的事。相信稳操胜券的黄家定,也不会对蔡锐明的挑战,掉以轻心,或等闲视之。而曾在6年前副总卫冕激战中写下“梅花越冷越开花”一页的蔡锐明,这次能否再创奇迹?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就让新世纪伊始的第一场党选,展开一次君子之争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