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6年8月5日

这不是我们的文化!



(紧急评论)30/07/2006

刘泰安

上周五国内发生两起政治大事,令人看了傻眼,实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因为,有关事件所反映的,绝对不是我们应有的政治文化!

首先,前首相敦马哈迪(左图)在吉兰丹机场,准备向逾千名支持者发表演说时,突遭不明人士喷胡椒雾,导致场面一片混乱。敦马也因此咳嗽不止,呼吸困难,最终狼狈离去。

各方针对此事议论纷纷,不在话下。最值得关注和玩味的,当推首相阿都拉和前副首相安华的反应或评论。

报载,拉伯大感震怒,除了表示遗憾和生气之外,还下令警方必须彻查和捉拿元凶,并矢言涉及人士若是巫统党员,必予以革除党籍。根据常理,当天前往机场迎接敦马的群众,相信不会是阿都拉的支持者。即使有,也不会愚蠢到在这个敏感时刻突袭马哈迪,徒陷拉伯于不义。但敦马事后一口咬定,有人刻意指使,目的是阻止他发言,并披露有人不久前从澳洲珀斯拨电话指示丹州巫统前州议员协会,取消举办是项机场集会,指桑骂槐之意,十分明显。因此,无论拉伯如何示好,恐怕也非要“吃死猫”不可!


安华(右图)的回应则真够“鬼马”。他笑言马哈迪的眼睛被喷胡椒雾,而他的眼睛曾被人殴打至“黑眼圈”。言下之意,红眼与熊猫眼,俩人谁较不幸?套用马哈迪最近常说的一句话:自已猜!

回想当年安华在扣留所“变脸”成熊猫时,马哈迪第一时间指称这是安华自己打自己的花招。由此推论,这次敦马遇袭,也可能是一宗“苦肉计”,为自己博得更大的同情,制造更哄动的宣传效果,目的是使到政敌大大失分。其实,如果袭击者真的是怀恨而来,同时使用的不是胡椒雾,而是其他对人体更具杀伤力的物品,后果岂非不堪设想?

无论如何,在本邦,暴力从来都不是解决政治纷争的正确方法,更不是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当局必须当机立断,严正处理这起事件,包括不久前在高等学府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否则,暴力一旦成为见怪不怪的生活方式时,这个美好国家与社会,必定前途“无亮”!


其次,巫青团副团长、也是被指有望在40岁之前便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相的凯利,率领国阵青年团示威人群,大闹正在召开东盟区域论坛的吉隆坡会展中心,焚烧美国国旗及英美领袖肖像,高喊美国国务卿赖斯(上左图)“滚蛋”的口号等,令人侧目。

平心而论,美国政府在当前以色列攻击黎巴嫩的血腥战斗中偏袒以色列,的确应受到全球爱好和平的国家抗议和谴责。但在朝者诉诸于过激的示威行动,恐怕只会矫枉过正,不但难以令美国政府信服,也不会令国内示威自由经常被打压的非政府机构和在野政党心悦诚服。吊诡的是,首相阿都拉日前才欢迎赖斯小姐莅临我国(上右图),俩人握手言欢的新闻照片的墨印还未干透,他的女婿却已在隔日纠众下逐客令。不知美方有何感想?当然,凯利是大出锋头了,可他丈人却恐怕不会在外交成绩单上一样得分啊!


从电视的新闻报道中看到凯利(上左图)声嘶力竭、情绪激昂地发表演说,“牛津小子”变成“牛精小子” 的画面,不禁令人想起他的前任者阿都阿兹法迪(右图),在2000年8月18日率领约200人到隆雪华堂示威,粗野地以食指指着诉求工委会秘书谢春荣的鼻子嚣骂,甚至恫言火烧隆雪华堂建筑物的—段往事。但愿,凯利更有从政者的领袖风范和问政水准,不会逞一时之勇而断送大好政途。

示威自由的确是民主制度下的—种生活方式,但选择性被允许的示威行动,不应成为我国的风气。仇恨、分裂与暴力的行动,更不应成为我们的文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