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6年6月16日

铁马从容杀敌回

《鹰击长空》专栏文章 (15/06/2006):

刘泰安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毛泽东(右图)这首七绝《观潮》一诗所描述的意境,应可形容首相阿都拉当下的心情。前首相敦马哈迪在上周三对拉伯作出举国瞩目、历来最严厉的批评之后,奔腾澎湃、排山倒海而来的声援,遂使拉伯好整以暇,笑看来犯者徒劳无功。这是“西瓜靠大边”的定理,也是当权占优势的现实!一代政治强人如马哈迪(右图),此刻也只能徒呼负负:时不我予啦!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的伟大领袖,都有知人善任的本事。栽培好的接班人,退位后才算留下完美的句点。中国唐代经典帝王学《贞观政要》早就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当马哈迪宣称阿都拉并非他首选的接班人,并自嘲选错人似已成为他的习惯时,无疑暴露本身枉曾叱吒风云22载,始终不谙用人之道或“容”人之道,有失伟大领袖的历史定位。

至于有关接班人没有感恩图报,反而背后插刀、违背承诺、推翻前朝决策等等指责,不无封建思想作祟,和缺乏民主素养之嫌。拉伯回应得好,他此刻关注的是如何落实在大选中对人民所作承诺,间接表示这比他对前领导人所作承诺更重要。试问马哈迪:他与广大人民的意愿,孰轻孰重?

古罗马的《罗马史》说得好:“一个暴君无论杀戳多少人,也杀不掉自己的继承者。”马哈迪当然不是暴君,而且如今也不在其位了,因此他强调无意推翻阿都拉,实有自知之明。令人好奇的是,他对拉伯恶言相向之后,他日在某些场合(如国庆日典礼、巫统党庆或国际论坛)彼此同台相见时,能不尴尬吗?

我在敦马发难前数日,在互联网上读到Raja Petra Kamurudin(右图)志期6月1日的—篇文章,大感错愕。此君是前副首相安华的忠实支持者,在敦马当政期间发表过无数冷嘲热讽的时评。但上述文章竟然维护马哈迪,数落阿都拉一再违背承诺的不是。

他指出,马哈迪一些决策,外行者看来古怪,但接受过马哈迪退位前15个月速成课程的阿都拉,理应了解个中高瞻远瞩之处,何以一一推翻?他举例有三如下:

(一)新柔美景“弯”桥计划的背后,有架高我方桥面,以利货船通行,从而提高柔佛港口的商机,打击新加坡港务局的盘算。有人想从卖沙中图利,因柔佛巫统与皇室的反对,索性腰斩建桥计划。

(二)被冻结的双轨铁路计划,是高速火车计划的先驱。后者可纾解人口过度集中大城市之患,人们将乐于居住在生活水平较低的小城市,又能迅速抵达大城市上班。这也有分散全国各地均衡发展、而非如当前集中在几个主要区域发展的目的。

(三)被贱卖的MV Agusta电单车公司,有利用其技术研制售价低于1万令吉、惠及大众的人民汽车的原意。尽管此公司负债不少,也比从无到有地研发新技术更省钱和省时。

上述论调是真是假?真相如何?有待当局厘清。坊间流传敦马炮轰拉伯,与前朝太子和当今驸马与太子在商场上的角力,不无关系,也值得人们关注。

虽然前任首相批评现任首相历史重演,很多人都认为可能影响政局稳定,不利国家经济发展云云,但我相信这也有正面意义:至少拉伯不能对人民所作承诺掉以轻心,更要慎防行差踏错,以免当今“国家头号监督者”敦马有机可乘。
.
汉代奇书《淮南子》有云:“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是不是前领导人首选的接班人,对拉伯实在不重要,也无须争辩;能否比前领导人更妥善和有效地管理这个国家,才是重要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